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降低中国输血传播病原体疾病残余风险的技术及策略研究及“一带一路”倡议先导科研专项中期总结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01-29 【字号: 浏览次数:
2019年1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资助的“降低中国输血传播病原体疾病残余风险的技术及策略研究”及“一带一路”倡议先导科研专项“大湄公河次区域蚊媒传播病原体筛查策略研究”项目中期总结会在输血研究所201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输血传染病研究中心陈利民教授主持,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等三家医院,广州血液中心等七家血液中心、绵阳红十字中心血站等六个中心血站的代表共20余人以及输血传染病研究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
图一 会议合影一
 \
图二 会议现场
   会议以项目子课题为报告单元,子课题负责人何苗、李世林、陈利民、庄俊玲/荣维淇分别就常规和新发病原体流行病学、寨卡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输血传播病原体致病机制、输血不良反应病原体溯源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目前已建立我国献血人群中HBV流行情况调查的新数学模型1项,完成输血传播常规检测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3项,自主研发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1套,建立对输血安全有潜在威胁的输血传播新发、再发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方法3项,收集并完成输血不良反应病原体溯源病例89例,建立了蚊媒传播病毒的培养体系3种并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Blood, Hepatology, 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上。项目参与单位深圳市血液中心代表郑欣汇报了大陆地区首次寨卡病毒在献血人群中筛查结果情况,截至2018年12月21号,共完成9718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样筛查。李玉佳博士汇报了“一带一路”倡议先导科研专项进展情况:项目组经中国输血协会协助,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以学术合作交流的形式和老挝、柬埔寨国家血液中心以及泰国清迈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等进行了友好的沟通和协商,初步达成了项目合作的意向,确保了项目的深入实施。大家一致认为,经过两年的努力,两个项目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按照计划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
 \
图三 何苗作会议报告
\ 
图四 李世林作会议报告
\ 
图五 陈利民作会议报告
\ 
图六 庄俊玲作会议发言
\ 
图七 荣维淇作会议报告
\ 
图八 郑欣作会议报告
\ 
图九 李玉佳作会议报告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项目实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参与输血不良反应病原体溯源研究的三家医院代表详细探讨了如何优化标准取样流程,以进一步提高样品质量。采供血系统代表也积极发言,提出了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方面的具体问题和迫切需求。
 \
图十 会议谈论现场一
\ 
图十一 会议谈论现场二
\ 
图十二 会议谈论现场三
\ 
图十三 会议谈论现场四
\ 
图十四 会议谈论现场五
\ 
图十五 会议谈论现场六
\
图十六 会议谈论现场七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大家一致表示,新的一年,大家将继续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果!
\ 
图十七 会议合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