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和诱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的研究,同时深入探索组织器官发育以及干细胞分化调控网络,以期构建并优化干细胞扩增、分化和移植等关键技术体系,发展新型再生医学材料,开拓干细胞及免疫细胞治疗的科研转化之路。
首席专家简介

余佳,男,1978年生,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首批)、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输血研究所研究员、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RNA调控与造血发生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生命科学部),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17,青年),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9),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发育与代谢调控),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总体专家组与指南专家组成员(发育与代谢调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系,理学博士。2006-200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工作(Post-doc)。2007-200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工作(Post-doc)。2009年10月作为人才引进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22年10月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重点项目等;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余佳博士同时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三五、十四五),中国人群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首批倡议及参加成员。目前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输血协会细胞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华润医药科学委员会委员。余佳博士研究工作集中于RNA与干细胞生物学,在血细胞图谱、干细胞命运调控机理及RNA代谢的基础理论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Cell Biology、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al Cell、Cell Res、Blood、Nat. Commun、Science Advances、EMBO J、Genome Res、Advanced Materials、Genome Biology、Advanced Science及Cancer Res等主流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被引用5000余次。担任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与Blood Science杂志编委,Nat. Cell Biology、Dev. Cell、Blood、Nat. Commun及JCI等杂志特邀审稿人。研究成果入选2021中国血液十大研究进展,美国癌症学会2021-2022 The Best of The AACR Journal,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人类血液特异性及进化;2. 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与衰老;3. 造血干细胞细胞工程与治疗。
中心PI简介

马成川,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助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研究员、免疫调控与疾病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线粒体功能和固有免疫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哺乳动物免疫与代谢稳态的调控机制,包括:1. 应激条件下免疫与代谢稳态的维持机制;2.应激导致的免疫与代谢稳态失衡在感染、血液疾病、衰老等重大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周长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助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研究员、脉管系统与血液系统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聚焦于脉管系统的功能调控与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 Research(2022)、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22)、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2019)、Fundamental Research(2023)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脉管系统与血液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机制研究,包括:1. 淋巴管系统对于血液系统稳态及相关疾病的作用与机制;2. 靶向血液系统(尤其是血液系统中的免疫细胞群体)治疗心血管疾病。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脉管系统与血液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机制研究,包括:1. 淋巴管系统对于血液系统稳态及相关疾病的作用与机制;2. 靶向血液系统(尤其是血液系统中的免疫细胞群体)治疗心血管疾病。

张勇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研究员,青年课题组组长。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 ,入选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多能干细胞体外造血类器官分化,包括:1. 利用原肠类器官与3D打印支架材料相结合,构筑造血类器官,探索模拟胚胎发育方式,获取可移植造血干祖细胞以及功能性血细胞。已经建立高效产生NK细胞的类器官,实现NK细胞的产生后的自动分离与高效扩增;2. 建立高度均一人多能干细胞类器官大规模制备的方法,用于药物筛选和治疗用细胞的获取;已经从iPSCs来源脑类器官中分离培养出具有造血支持和更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间充质干细胞。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多能干细胞体外造血类器官分化,包括:1. 利用原肠类器官与3D打印支架材料相结合,构筑造血类器官,探索模拟胚胎发育方式,获取可移植造血干祖细胞以及功能性血细胞。已经建立高效产生NK细胞的类器官,实现NK细胞的产生后的自动分离与高效扩增;2. 建立高度均一人多能干细胞类器官大规模制备的方法,用于药物筛选和治疗用细胞的获取;已经从iPSCs来源脑类器官中分离培养出具有造血支持和更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间充质干细胞。

赵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客座研究员、兼职课题组组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6)、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3)获得者。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的调控机制研究。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 Stem Cell、Blood、JEM、eLife、Adv Sci、JHO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发表论文总引用2800余次。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2. 白血病干细胞的能量代谢;3. 白血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开发。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2. 白血病干细胞的能量代谢;3. 白血病治疗的纳米药物开发。

王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兼职课题组组长。主持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2021)、面上项目(2016,2020)、青年基金(2012)等。获得吴瑞奖学金(2017)、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21)、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2017)荣誉支持。研究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2019)、Genome Biology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总引用超过80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课题组聚焦于RNA调控与血细胞再生,通过RNA研究相关技术的开发,解析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基本调控规律;以期为血细胞再生和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向。
研究方向: 1. 单细胞RNA相关组学技术和算法开发;2. RNA调控对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3. 靶向干预RNA调控的血细胞再生新策略。

钱鹏旭,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2018),国家优青项目入选者(202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2018),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治疗性血细胞的功能调控机制及应用。近年来以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身份在Cell Stem Cell, Lancet Haematology, Cell Research, Blood, Leukemia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共发表SCI论文46篇,总引用次数近3000次。多次受邀到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和美国血液学学会年会做口头报告,获得了美国血液学协会青年学者奖、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旅行奖、中国第一届干细胞青年论坛一等奖等个人荣誉。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 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的表观调控;2. 基于红细胞的新型药物开发。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 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的表观调控;2. 基于红细胞的新型药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