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四川大学范振鑫教授来我所做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9-10-24 【字号: 浏览次数:
       10月9日,四川大学范振鑫教授应何苗团队邀请来我所做题为《猕猴衰老过程中免疫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与人类的比较研究》的报告。范教授20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期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为期3年的访问学习。研究领域为动物保护遗传和种群基因组,目前研究重点是猕猴的适应性进化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   
        报告中范教授介绍,猕猴动物是行为学、进化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非人灵长目动物,因与人类相似性,猕猴动物也被选用为重要的医学模式动物。在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明确了年龄对机体的影响及衰老的机制。
 \
      研究发现,衰老受到压力响应、营养感受基因的调节,如:IGF -1 1 、 DAF - 16 、 FOXO3A 、 TOR 、AMPASE基因,在各种对恒河猴基因表达的影响的因素中,年龄有最显著的影响。同时,范教授在研究中获得的信息:人类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凝血能力越强,这与我所林方昭团队的凝血功能检测课题产生了学科联系。在GO 和KEGG 中凝血相关联的通路中分布着大量的Age-related DEGs 和DMRs,分子层面表明老年猕猴的凝血能力在增强,同时其免疫能力也随之出现适应性的变化;而林方昭团队主要是在蛋白层面研究凝血功能的机制。
       通过范教授的报告及双方交流讨论,带给我们新的启示:从不同层面研究凝血功能的可能。在将来的研究中,双方能多交流探讨,获得更多信息并运用在实际的课题研究中。随后,范教授团队已与李常青教授与林方昭教授团队达成了合作共识,将在灵长类凝血功能方向和人类凝血疾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向进行更深入的合作。